《撰文/AUTOCLEAN 自清》
清明節當天的習俗是不開火,傳統來說會吃潤餅,最早的來源是「寒食節」(又稱「禁火節」),也就是「割股奉君」的由來,讓我們來聊聊。
割腿肉獻給君主救命
據說,在春秋時代,晉文公重耳即位前,在外流亡了19年的期間,因為耐不住飢寒而昏倒,追隨重耳的其中一名賢士,介子推(介之推)為了拯救重耳,割下了自己的大腿肉,煮成肉湯給重耳吃,他活了下來,所以有了「割股奉君」的故事。
至於會在「寒食節」禁火,則是因為重耳即位後,介子推以「功不言祿」拒絕受封,帶著母親隱居山林,重耳聽了臣子的建議,在清明節這天用火燒山林將介子推逼出來,沒想到他寧死不屈,最後在山上發現介之推母子抱著樹被燒死,重耳後悔不已,從此在介子推的忌日,全國禁止開火三天,以此謹惕自己的作為,也就是「寒食節」的由來。
既然禁止開火烹煮,料理過程不需開火的「潤餅」也就成了代表性的食物。
以潤餅祭祀神祖、保健身體
至於潤餅的吃法,也是有典故的,春秋時代,在春天時,會以「五辛盤」(大蔥、小蒜、韭菜、香菜、芸苔)祭拜春神,並且在祭拜後食用五辛,可以開五臟、去伏氣的保健效果,不過五辛味道辛辣,用麵皮包裹來食用,可以減少辛辣感。
後來傳到閩南地區,因為當時捻匪作亂,民眾沒有時間準備祭品,就把所有食物捲進麵皮中,用來祭祀祖先,從此之後,潤餅就成為了清明節的傳統食物。
photo sources: freepik
我想看更多
・台灣美食故事》助客家度過戰火的「粄條」
・台灣美食故事》蘇東坡為它作文?「筒仔米糕」背景不簡單
・懶人料理食譜大全
・台日抗菌雙認證・99.9999%抗菌環保餐具,守護全家美味食刻